sim卡、小卡、nano卡有什么區(qū)別?看完你就明白了
我們在購買手機時總會提到用什么標準卡、大卡還是Nano SIM,你知道這些是什么意思嗎?今天這里介紹下SIM卡大卡和小卡的區(qū)別對比
目前有三種卡,分別為“標準卡”(mini-SIM)、“小卡”(Micro SIM卡)、“微型卡”(Nano SIM卡)。
從卡板大小上看:
SIM卡(“標準卡”)尺寸為25mm×15mm,也就是我們平時看到的大卡,如圖所示:
SIM小卡可以分為兩種,一種是普通的小卡(micro SIM),尺寸是12×15mm;還有一種也就是比小卡還要小一號的卡,又叫Nano SIM卡,尺寸 是12mm x 9mm,小卡和標準卡可以通過還原卡套實現(xiàn)互換。
這些卡板的大小雖然不一樣,但是功能卻是相同的。
從推出先后順序看:
之一代SIM卡,形狀類似信用卡和銀行卡大小,比標準卡多了一個架子。原卡上一般會留有客戶號碼PUK碼等信息,購買后需客戶留存。
由于傳統(tǒng)的大尺寸SIM卡已不再適合插入手機,而且時間也已經久遠,所以我們印像中最深的也就是“標準卡”(mini-SIM)、“小 卡”(Micro SIM卡)、“微型卡”(Nano SIM卡)這三種。
第二代“mini-SIM卡”,相當長的時間里大多數(shù)手機使用的SIM卡版本,最為常見的SIM卡,不用多說,這種卡目前常見于于老年機上安裝的一 種手機卡。
第三代“micro-SIM卡”,比標準卡尺寸更小,屬于第三代,俗稱“小卡”。
第四代“Nano SIM卡”是一種手機微型SIM卡,比Micro-SIM卡更小,只有之一代SIM卡60%的面積。
Micro SIM卡就是我們俗稱的小卡,體積較小,可以節(jié)約SIM卡所占用的空間,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手機都是采用的Micro SIM卡也成了一種標準卡。
隨著手機性能的增強,屏幕不斷變大,但是我們的手機卡確實越來越小,根據手機類型來看,有的手機支持micro-sim,比如諾基亞、華為P7 、vivo等機型,有的手機支持Nano SIM卡,比如蘋果手機、華為P9等等,所以我們在購買手機時,一定要注意看好手機卡和卡槽是否一致。
對于手機卡很多用戶從標準SIM卡過渡到micro SIM卡時起初都會用到剪卡器剪卡,不過到了nano SIM卡階段,由于卡與芯片體積很小,因此用 剪卡器剪卡的風險系數(shù)可謂是直線上升,稍有不慎剪到芯片部位你的SIM卡就會徹底報廢,很多人索性直接去營業(yè)廳換卡,不要自己剪卡喲,免得 剪壞了不能識別。